党员教育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员教育 > 教学资源
十年情洒扶贫路
来自: 2014-05-21 07:40

 

电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十年情洒扶贫路

——记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溪源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

                 科学发展指导员  蒋孔吉

 

[字幕并配音] 工作是有年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没有年限的。为党工作是幸福的,为人民服务是快乐的。我要把这种幸福和快乐延续到我生命的终点。

——摘自蒋孔吉民情日记

 

20109月的一天,一封来自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溪源村全体村民的联名推荐信寄到了省委组织部,信里热情颂扬了一位建设扶贫老党员的先进事迹,信的后面附上了1470多位村民深情按下的红手印,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留住在他们村驻点扶贫的“蒋队长”。

“蒋队长”名叫蒋孔吉,是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芦洪市镇溪源村工作队队长、科学发展指导员。这位扶贫一线的老兵,先后在三个县四个贫困村扶贫十年,如今,他驻过点的贫困村、难管村个个都成了先进村、小康村。

1997年,蒋孔吉响应市委号召,第一个报名要求到局里的联系点---双牌县塘底乡黄泥山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2004年初,已经退居二线的老蒋再次主动请缨,下一个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官位

[采访同期声] 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溪源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蒋孔吉

当时,我已退居二线。爱人、小孩都希望我在家里好好休息,有一个朋友还邀我一起做生意。但我想,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能到农村去为更多的农民办点实事,这样生活会更充实、更有意义。

道县大井村是永州市有名的特困村。村里有这样的说法:大井村,大井村,种田要靠天河水,半月不下雨,男女老少都掉魂。全村230870人,有三分之一多的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刚到大井村时,蒋孔吉号召村民搞产业开发,得到的多半是冷眼和疑虑。

[采访同期声]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大井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有村民抱怨说:“开发开发,开了没‘发’!上次来个(扶贫工作)组长,说要种李子。水的问题不管,过不了多久,(工作组)人走了,树死了;再换个组长要种烤烟,发水了,苗淹死了。”

面对疑惑的村民,蒋孔吉下定决心,不管工作队有没有期限,他一定要把这个村子带好了再走。在村民会上他立下誓言:不把你们带上阳光大道,日后你们可以指着我的鼻子骂我!

在蒋孔吉眼里,说到就要做到,要做就要从自己做起。

2005年元月,大井村扩建一口大山塘,需要放水清淤。寒风凛冽,谁都不愿下塘。55岁的蒋孔吉见状一头跳进刺骨的寒水里。看到蒋队长带头出力,村民们也一个个下塘干了起来。3天时间就把山塘清理完毕。

群众心里热起来了。蒋孔吉顺势带他们到广西恭城县红岩村参观。看着人家大兴产业,个个发家致富,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脑子也开窍了。经过两年打拼,村里修渠道4公里,村道7.6公里。扶持种植纽荷尔脐橙1600亩,烤烟500亩,培育养猪大户22户。2005年人均增收2163元,80多户特困户脱贫。

2006年,市粮食局建设扶贫点转移到道县彭家村;2008年,又转移到东安县溪源村。一个是有名的难管村,一个是市级贫困村。蒋孔吉又两度请缨,连干了五年,硬是让两个村彻底改变了面貌。

在道县彭家村,缺水是全村面临的巨大威胁,盼水成了全村老少的最大心愿。“就从解决喝水的问题入手。”到村的第二天,蒋孔吉就踏上了寻找水源之路。

[采访同期声]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彭家村原扶贫工作队员

当时,蒋队长听到哪里说有水,就带着我们赶到哪里。几十趟下来,他人都瘦了一大圈。

苍天不负苦心人,蒋孔吉终于在彭家村的后山上找到了合适的水源。为把水从十里开外的山上引进村里来,蒋孔吉到处寻求技术支持和帮助,想方设法争取资金,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努力,彭家村终于喝上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自来水。

东安县溪源村村情复杂,班子涣散无力。每次村里开会都闹得不可开交,镇党委也为此伤透了脑筋。“牵牛就要牵牛鼻子”。蒋孔吉与同来的两位队员说,“调整村两委班子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蒋孔吉与队员挨家挨户调查走访、听取意见,多次开会协调。20089月,经过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村民信赖、威信高的女党员段稻香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溪源村结束了村支“两委”多年涣散软弱的被动局面。

[采访同期声] 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溪源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蒋孔吉

都说农村扶贫工作难做,但我觉得,什么难事就怕“认真”两字,只要感情上认真,心贴群众,工作上认真,务实肯干,难事就不难。

为了找出一条适合贫困村经济发展的路子,蒋孔吉不知爬过了多少山头,走过了多少田埂,淌过了多少河水,在灰暗的灯光下熬过了多少深夜。他在自己的民情日记中曾这样倾吐心声:“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用我一个人的苦换来全村人的甜,苦一千次,累一万遍也值得。”

蒋孔吉的足迹踏遍驻点村的山山水水,扶贫硕果惠及千家万户。

 [采访同期声] 湖南省东安县溪源村支书段稻香

现在我们溪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村民住的是小洋楼,走的是水泥路,喝上了自来水,没有蒋组长的到来,就没有我们溪源村的今天。

[字幕并配音]十年扶贫,蒋孔吉倾心尽力,走访村民8000多人,培养种养大户200多个,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使5000多村民每年增收1300元以上,十年扶贫时间里,先后让双牌县黄泥山村,道县大井村、彭家村和东安县溪源村,全部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了永州市的小康明星示范村。十年驻村扶贫,蒋孔吉创造了永州的四个“扶贫之最”:驻村工作时间最长,扶贫资金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村民每年增收最多,群众的受益面最广。

蒋孔吉驻村扶贫所争取到的各种扶贫款两千多万元,可他自己从不沾边,钱与账目全部交由村支两委,并要求村里每动用一笔资金都要经过规划、预算、审核、监督等多道关口,而自己驻村期间的往返车费、电话费、出差跑项目时的伙食费,从未到驻点村报过一分钱。

蒋孔吉心里装着群众,乡亲们心里也惦记着他。每年10月份起,道县大井村和彭家村的百姓们就不停地给他打电话。

您亲手种的脐橙熟了,回来吃一个吧。”

“我们的日子好了,回来看看吧。

蒋科,您住的房间我们还给您留着呢!”……

蒋孔吉对扶贫事业是那么执着,那么专注,给贫困山乡建起的是一个个美好的家园。然而对于他的小家,这位七尺男儿却始终有一种沉重的愧疚感。

[采访同期声] 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溪源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蒋孔吉

20049月,正是扶贫项目建设的关键期,90多岁的老父亲重病在身,我拜托哥哥照顾他老人家,自己一个月内只能回去看一次,总认为父亲的病情能够好起来,没想到父亲弥留之际,我都没能见上他老人家最后一面。

命运似乎故意捉弄好人。2005年,蒋孔吉患肝病多年的妻子,病情急剧恶化,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转至省城长沙湘雅医院。为了不影响村里的工作,蒋孔吉连续五个月,每周星期五晚上从村里坐车到长沙陪伴妻子,星期天晚上又匆忙从长沙赶回村子。

[采访同期声] 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溪源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蒋孔吉

在妻子生命最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我都没有全身心照顾她,我对不住她。

当接到妻子病危通知后,蒋孔吉匆匆赶到医院,望着相濡以沫、奄奄一息的亲人,这位坚强的汉子,终于忍不住哽咽,嚎啕大哭。

蒋孔吉把对亲人的爱深深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奉献给了驻点村的百姓。他的高尚情操和工作业绩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2001年至2010年他连续10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6年至2010年连续5年被评为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11628日,蒋孔吉作为杨善洲式的好干部,应邀参加全省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在晚会上观看了蒋孔吉先进事迹的专题之后,许多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 眶......

[晚会现场资料]

[同期声]中共湖南省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湘凌

蒋孔吉同志是我市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他是我市干部队伍中名副其实的老黄牛,是深受人民群众爱戴和尊敬的好公仆。

[同期声]中共湖南省永州市委书记张硕辅

蒋孔吉同志多年投身农村建设扶贫工作,他情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求名利,无私奉献,为驻点村办了很多好事和实事。他的事迹可圈可点、可学可用,他是我们永州全市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字幕并配音】  20114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对蒋孔吉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蒋孔吉同志的先进事迹很感人,建议湖南省委总结宣传长期在基层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干部。”

清风细水催麦浪,夕阳遍地映山乡。蒋孔吉在十年建设扶贫道路上,忠诚地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他的认真执着、无私奉献的扶贫情结,心系群众、情牵百姓的崇高境界,身体力行、奋发有为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扶贫干部平凡而大写的人生。


主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湘ICP备14003970号-1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21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